文/悟覺妙天禪師
修行要先參自己,參了自己以後,對於人生才有一個正確的見解。
釋尊當時離家修行的時候,先觀十二因緣,
從一個人,怎麼來、怎麼去、怎麼生、怎麼死,就是參生老病死種種的變化。
因為釋尊在宮裡的時候,看到老年人、生病人的苦,
所以心裡生起慈悲心,才開始參人生怎麼解脫生死。
文/悟覺妙天禪師
修行要先參自己,參了自己以後,對於人生才有一個正確的見解。
釋尊當時離家修行的時候,先觀十二因緣,
從一個人,怎麼來、怎麼去、怎麼生、怎麼死,就是參生老病死種種的變化。
因為釋尊在宮裡的時候,看到老年人、生病人的苦,
所以心裡生起慈悲心,才開始參人生怎麼解脫生死。
Heart Chan Meditation
民國 101 年 1 月,我的家裡籠罩在病痛的低氣壓中,爸爸媽媽和我,三人輪流進出醫院。
當時,媽媽頸椎很不舒服無法入睡,因而併發高血壓。
爸爸因辛勞地照顧媽媽而得腸胃炎及皮膚病。我也中了毒,全身起疹子。
此外,我也因為長期投入在工作中,身體退化得很嚴重:
雙腿無力、腸胃不適、脖子僵硬、頭痛、胸口痛、駝背、睡不好等等現象,
已到了睡眠及運動也無法恢復的困境。
因身體不適,情緒也愈來愈難掌控,一些小事就會讓我感到不耐煩,
跟女友之間的相處已瀕臨分手。
家裡因病痛產生的灰暗氣氛彷彿無止盡的蔓延,無法回轉。
與大師對談─
威剛科技副董事長周守訓 VS. 交大副校長許千樹
【生活中的智慧禪學─如何擁有健康的身心】
【悟覺妙天禪師開示集】不生氣不生氣,活到一百一
有時候,明明知道不應該發脾氣,卻好像有很多狀況使自己不得不發脾氣,這時該怎麼辦?
你可以先想辦法讓自己立刻離開現場,
但所謂的「離開」,並不是指身體離開,而是將心超越到另一個時空,
在外人看來,你的外表和原來並沒有什麼不同,
然而實際上,你的心已經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,
那個世界是你所喜歡的,是沒有煩惱的,
而原來的煩惱就將它暫時留在原地,
隨時隨地都讓自己快樂,即使面對一個非常討厭的人,也不會生氣了。
本文摘錄自禪天下雜誌NO.7禪學e點通單元
一個少女未婚卻有了身孕,父母逼問少女,孩子的父親是誰?
少女被逼無奈,說孩子父親是附近廟裏的一位高僧。
孩子出世後,這家人抱著孩子找到了高僧。
高僧只說了一句:「這樣子啊!」便默默地接下孩子。
我在法難的末班車入了禪門,在這個言論自由,把人說死了寫死了也不用負責任的年代裡,
入了禪宗印心法門,在法難真相還不明朗的時代,到底什麼是真的,什麼又是假的?
有誰能證明誰說的是真話,誰說的是假話?
在人相上,只要是一面倒的就認為是真的;
而被批判的那一方,就會被認為一定是假的、不好的;
只能感嘆在末法的時代裡,已經無『心』了,都只看表相。
一開始帶著天真、無邪的心入門,起初對 師父、對法門一點懷疑也沒有,
但如果沒有一點考驗,佛菩薩怎知我求法的心像金剛一樣的堅定呢?
悟覺妙天禪師開示:
「天下第一禪,就是中庸之道,全部都歸於一,沒有對立。」
【禪故事】乞富不乞貧
須菩提尊者跟隨世尊出家以後,過著三衣一缽的生活;
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缽乞食,下午就跟隨佛陀聽教參禪。
比丘們每日出外托缽乞食,總是遵照佛陀的法則,
次第行乞,一個個,一排排,無論人家施捨與否,都必須經過。
可是須菩提過乞食的生活,總和大眾不同;一離開精舍,他就與大眾分道而行;總是一個人威儀齊整,行止安詳的去找乞食的對象。